“多元民族与文化视野下的中华饮食”学术工作坊议程
会议主旨
饮食及饮食方式,作为理解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途径,已成为人类学研究的重要主题。以饮食为核心的田野研究与民族志写作,涉及生态、族群、生产、交换、消费、宗教、政治、权力、阶层、习俗以及地方、国家、区域等方面。换言之,各地各民族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研究,也构成了理解中国社会发展与变迁的文化图景。
全球化进程中人、物、信息、资本的加速度流动,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各地人们对饮食与饮食方式的认知与实践,文化杂糅、食品安全、商业化以及跨越国家与地区的饮食流转与体验,逐渐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,同时也将人类学的饮食文化研究带入更为宽广的论域。为推动全球时代的中华饮食文化研究,太阳成集团tyc33455拟举办“多元民族与文化视野下的中华饮食”学术工作坊。
会议时间:2015年12月4日—6日
(1)12月4日:与会学者报到
(2)12月5日:学术研讨
(3)12月6日:与会学者返程
会议地点:广州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人类学系(马丁堂)
会议主题:多元民族与文化视野下的中华饮食
研讨议程 2015年12月5日
8:30—8:45 开幕致辞
8:15—9:00 合影
9:00—9:20
引 言(主持人:杨 慧)
陈志明(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人类学系):饮食与文化的人类学研究
9:20—10:40
饮食传统与变迁(主持人:陈志明)
刘志扬(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人类学系):公共空间与西藏城市生活:拉萨的藏式甜茶馆
杨 慧(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):普洱茶与早期文明之猜想
张新民(潮菜文化研究会):潮菜传统与变迁
曹 雨从分餐到会餐:中国古代餐饮方式变迁
10:40—11:00 茶歇
11:00—12:20
饮食与少数民族(主持人:刘志扬)
袁同凯(南开大学社会学系):新疆哈萨克族饮食习俗中的象征寓意
巫 达(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):彝族、文化多样性与中华饮食
苏 敏(山东大学人类学系):羊与意义之网:鲁西南回民的清真饮食文化与道德想象
韦 玮(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人类学系):从“小红米酒”到“啤酒”:佤族社会文化的整合与变迁
12:30—14:00 午餐、休息
14:00—15:00
饮食与健康(主持人:巫 达)
罗 攀(中国民族博物馆):“有机”可乘?:北京有机、手工、传统食品的人类学初探
余 昕(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):“补”和燕窝贸易——以中国大陆、香港、砂拉越为例
麦秀华(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):挑食如何成为一种疾病——在香港的健康、奶粉和知识权力研究
15:00—15:40
生态与饮食(主持人:袁同凯)
张展鸿(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):牡蛎养殖与饮食遗产之研究
张文义(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人类学系):在意义丧失与产生的间隙:中国西南的气候变迁、经济发展与转基因食品
15:40—16:00 茶歇
16:00—17:20
移民与饮食(主持人:张展鸿)
段 颖(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人类学系):迁徙、适应与变迁——以缅甸华人饮食文化为例
丁 玫(复旦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):维吾尔族餐饮:传统与现代化之思
马海龙(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人类学系):移民与清真商业:马来西亚回族之餐饮
朱 倩(德国科隆大学民族学所):德国的中餐馆与中国移民的文化认同
17:20—18:20
综合讨论(主持人:陈志明、段颖)
18:30 晚餐
召集人:陈志明
联系人:段 颖 13178882842 duanying1115@sina.com
林绮纯 13570570825 296283495@qq.com